补课没效果的孩子,都有一个通病很多家长反映,孩子补课效果不佳,花了时间和金钱,成绩却一直不见提升。其实,绝大部分补课没用的孩子,问题都出在一个共同点上:
决策人错了!
什么意思呢?就是家长在给孩子补课时太过依赖孩子的意见,“你喜不喜欢这老师啊?”、“你想不想学?”……但问题是,孩子对学习本身的认知就是不够的,听他们的决定,结果能好到哪里去?
补课没效果,不是孩子的问题,而是家长把决策权交错了人!针对不同的孩子,这个“决策权”要交给不同的人。
差生
家长直接决策,别问孩子了!对于成绩较差的孩子,不要再让他们去选择是否补课或者补什么课,家长必须主动出击,找到真正能解决问题的老师和课程。
孩子成绩差,问题本来就集中在基础薄弱上,这个时候还指望他们“喜欢学”才去学,那基本没戏。补课的核心是针对短板、稳扎稳打,不能拖延。
优生
家长别插手,让孩子自己决定!
优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往往有更清楚的认知,知道自己的薄弱点在哪,需要提升的地方在哪。家长这个时候只需要扮演“支持者”的角色,听听孩子的需求,然后按照他们的标准去选择课程或者老师即可。越是优秀的孩子,学习规划越需要他们自己掌控,过多干预反而会让他们不耐烦甚至失去学习动力。
中等生
让学校老师帮你判断问题!
中等生的情况往往是“表面上什么都会但成绩总是提不上去”。他们在做作业时看起来没什么问题,但到了考试就掉链子。这种情况下,家长和孩子都很难准确找到问题的根源。
解决办法是直接找到学校的任课老师,让老师分析孩子的具体薄弱点,确定是否需要补课,补哪些内容,再根据建议去执行。老师最了解孩子的学情,他们的建议往往更精准。
总结:不同孩子,决策权归不同的人!大部分补课没效果的情况,都是因为家长把决策权放错了人:
差生:家长主动决策,别问孩子意见优生:家长只需支持,让孩子做决定,中等生:听学校老师的建议,再行动。补课不是万能药,家长只有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,把决策权放在对的人手里,才能真正让补课有效果。